初二化學知識點: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需要從藥品、反應原理、制取裝置、收集裝置、操作步驟、檢測方法等方面進行考慮
(1)藥品: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氯酸鈉
(2)反應原理:
a.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
b.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c.氯酸鉀、二氧化錳、加熱、氯化鉀+氧氣
(3)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氣體的水溶性、氣體的密度
a.排水集氣法:適合難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純凈;當有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已收集滿。
b.向上排空氣法:適合相同狀態下,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干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c.向下排空氣法:適用于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于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干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4)操作步驟:實驗室用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為“查”、“裝”、“定”、“點”、“收”、“離”、“熄”。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藥品裝入試管,用帶導管的單橡皮塞塞進試管;
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點燃酒精燈,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后對準試管中的藥品部位加熱;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收集完畢,將導管撤離水槽。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點:資源豐富、發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黑色金屬只有三種:鐵、錳、鉻。
6、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8、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后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9、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10、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氣體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一切可燃性氣體、可燃性液體的蒸氣、可燃性粉塵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物遇火種均有可能發生爆炸。
1.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例如:水的三態變化、汽油揮發、干冰的升華、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也叫化學反應。
①宏觀上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學變化常常伴隨一些反應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生成沉淀等。有時可通過反應現象來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或者產物是什么物質。
(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①物理性質也并不是只有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性質;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質,并不要求其改變形狀時才表現出來。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顏色、狀態、氣味等。
③需要借助儀器測定的物理性質有:熔點、沸點、密度、硬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例如:物質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熱穩定性等。
2.物質的組成
原子團:在許多化學反應里,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好像一個原子一樣的原子集團。
離子:帶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3.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和純凈物
混合物:組成中有兩種或多種物質。常見的混合物有:空氣、海水、自來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氣、爆鳴氣及各種溶液。
純凈物:組成中只有一種物質。
①宏觀上看有一種成分,微觀上看只有一種分子;
②純凈物具有固定的組成和特有的化學性質,能用化學式表示;
③純凈物可以是一種元素組成的(單質),也可以是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可分為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及稀有氣體。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3)氧化物、酸、堿和鹽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有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還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兩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為氫離子的化合物。酸可分為強酸和弱酸;一元酸與多元酸;含氧酸與無氧酸等。
堿: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堿可分為可溶性和難溶性堿。
鹽:電離時電離出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鹽可分為正鹽、酸式鹽和堿式鹽。
制定初二數學學習計劃后,你需要堅持執行這個計劃。只有通過持續的學習,你才能真正提高你的初二數學成績。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是...
養成思考的習慣,加強知識的理解記憶。獨立思考是學習初二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同學們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積極思考...
初二英語差還能趕上。初中階段,是學習英語的起步階段,基礎打好了,對高中的英語學習有很好的傳導作用。在初中階段,需要加強英語的學習,特別是初二...
初二數學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于突擊復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5分鐘,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同時要說明一點,許多孩子容易忽略,老...
初二的孩子英語成績差,歸根結底,還是初一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牢。單詞作為初二英語的重要知識,一點也不能犯迷糊。學生可以從現在開始,就選本單詞書...
在初二物理學習過程中,不做題是學不會初二物理的。初中生要學會獨立做題。在做題的時候要仔細審題,看看題目給出了哪些信息,考察的是哪個知識點,解...
初二英語的差距往往根源于初一的基礎不扎實。單詞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石,絕對不能忽視。因此,孩子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在復習中記憶英語單詞。這樣做有兩...
閱讀是提高初二語文成績的黃金法寶。鼓勵孩子廣泛閱讀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書籍和文章,如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科普讀物等。閱讀可以擴展詞匯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