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紹的大軍在官渡大戰。曹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想消滅劉備、孫權,統一天下。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一、漢武帝: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都長安(西安)。漢武帝(劉徹)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二、穩固大一統的措施:p57
1、北擊匈奴:
時間: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三次對匈奴的戰爭;統帥:衛青和霍去病
結果:漢軍取得了勝利,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北部得以安寧,并開通了西漢聯系西域至中亞各地的通道。
2、河西設郡屯田:
漢武帝在河西設郡,興筑邊塞,修筑長城,開通河西走廊。
3、西南開發:
西南夷:今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居住著許多語言、風俗、習慣不同的少數民族,統稱“西南夷”。如:夜郎、滇國。
4、東北拓展:
東胡:如東北地區的烏桓、鮮卑族。
東漢的盛衰
一、光武中興:
1、東漢的建立: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都洛陽,因為在原都城長安東面,史稱“東漢”。
2、光武帝“柔術”:1)多次下令釋放或禁殺奴婢;2)廢除苛捐雜稅;3)提倡節儉;4)整頓吏治。
3、注重文治:1)在洛陽建立皇家圖書館;2)擴大太學的規模;3)在地方興辦郡國學
4、光武中興: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政權,結束了西漢末年以來長期混亂的局面,在位30年里,社會出現比較安定繁榮的景象,史稱“光武中興”。
二、張騫通西域:
1、西域的范圍:玉門關和陽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地區,今新疆天山南北。
2、張騫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聯絡烏孫國。
3、意義:促進了內地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通打下了基礎。
4、西域都護的設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5、東漢經營西域:明帝時,于73超出使西域。
三、兩漢時期的外交:
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制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金印。
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4、絲綢之路路線: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蔥嶺(安息)----西亞----歐洲大秦(羅馬)
學習初一歷史要會看書
初一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干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里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
學習初一歷史要理清線索
要求初一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絡,這種網絡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絡。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復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制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初一學生理清思路。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官渡之戰: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紹的大軍在官渡大戰。曹軍以少勝多,大敗袁軍,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赤壁之戰:2...
讀是學習初一歷史的第一步,因此一定要重視初一歷史的閱讀。再次還要有選擇的對待課本的小字內容,它一般是對大字內容的詳細補充,主要是加深理解之用...
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干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里要求的學生會看...
想要學好歷史不要死記硬背。 歷史知識需要記住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有些學生就開始死記硬背。為了徹底牢固掌握知識,要在充分理解歷史知識框架、關系、...
初一學生歷史成績不好要怎么辦?本文整理了歷史學習方法,供參考!
初一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同學們在學歷史時要學會總結、歸納。下面小編整理了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供大...
學好初一歷史不單單只是靠死記硬背,掌握好學習歷史的好方法,成績也自然就會提高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2024文山高中排名:第一名:云南省廣南縣第一中學;第二名:富寧縣一中;第三名:文山州第一中學;第四名:硯山縣第二中學;第五名:丘北縣民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