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
過去貴州(黔)這個地方?jīng)]有驢。有個多事的人用船運來了一頭驢,運來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驢放到山腳下。
一只老虎看見了驢,以為這個軀體高大的家伙一定很神奇,就躲在樹林里偷偷觀察著,后來又悄悄走出來,小心翼翼地接近驢,不知道驢子的底細。
有一天,驢叫了一聲,大虎大吃一驚,遠遠躲開,以為驢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懼。然而,老虎反復(fù)觀察以后,覺得驢并沒有什么特殊本領(lǐng),而且越來越熟悉驢的叫聲了。
老虎開始走到驢的前后,轉(zhuǎn)來轉(zhuǎn)去,還不敢上去攻擊驢。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驢,越來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斷冒犯它。驢非常惱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盤算著:"你的本事也不過如此罷了!"非常高興。于是老虎騰空撲去,大吼一聲,咬斷了驢的喉管,啃完了驢的肉,才離去了。
唉!那驢的軀體高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本事。假如不顯出那有限的本事,老虎雖然兇猛,也會存有疑慮畏懼的心理,終究不敢攻擊它。現(xiàn)在落得如此下場,不是很可悲嗎?
1、黔驢技窮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了看事物一定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道理,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人必須學(xué)到真正的本領(lǐng)才能保護自己。
2、黔驢技窮的寓言故事出自唐代柳宗元《柳河?xùn)|集·黔之驢》。故事記述的內(nèi)容是,從前貴州一帶沒有毛驢,有一個好事者從北方運來一頭毛驢放到山腳下吃草,山上的老虎發(fā)現(xiàn)了這個怪物,開始只有遠遠的望著,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驢,被毛驢大叫嚇了一跳,最后發(fā)現(xiàn)毛驢只能用蹄踢,再也沒有別的本事就跳上去飽餐一頓。
3、在黔驢技窮的寓言故事中,老虎先是對驢“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只能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但老虎通過小心地不斷出來接近它,發(fā)現(xiàn)驢的本領(lǐng)只有用蹄子踢,認識到驢的技藝不過如此,于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這啟示人們,主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就可以取得成功示。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驢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好像有能耐,但可惜虛有其表,最終落得這樣可悲的下場,也意在告誡人們必須學(xué)到真正的本領(lǐng)才能保護自己。
寓言故事具有篇幅短小、語言精煉的特點。寓言故事具有鮮明的諷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主...
《狐貍和烏鴉》是古希臘著名寓言家,世界四大寓言家之首的伊索所著《伊索寓言》里的一篇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是全世界第一本寓言故事集。大多是動物...
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訴我們,目光短淺的人認為自己是對的,不相信別人,就永遠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永遠見識不到事物的本質(zhì)。學(xué)無止境,無論處世或求學(xué),...
《農(nóng)夫和蛇》出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的寓言集。故事的中心是說,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
《狐貍分奶酪》是寓言。《狐貍分奶酪》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部編版)新選入的課文,譯者是劉星燦,朗讀者是梓君、楊海波、左小群;本文講述...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們因深受貓的侵襲,感到十分苦惱。于是,他們在一起開會,商量用什么辦法對付貓的騷擾,以求平安。這故事是說,想出一個好主意也許...
大禹治水不是寓言故事,屬于民間傳說和真實歷史之間的部分。因為太過久遠,無信史為證,大部分情況下當(dāng)歷史傳說。大禹是黃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時期,黃...
葉公好龍是寓言故事。春秋時期,楚國葉地諸侯子弟沈諸梁自稱葉公,他特別喜歡龍,他的屋梁、柱子、門窗及所有家具甚至連衣服上都雕刻或繡制龍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