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
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奧地利地質學家休斯(E.Suess)在13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動的領域及其居住環境的整體。它包括海平面以上約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1000米處,其中包括大氣圈的下層,巖石圈的上層,整個土壤圈和水圈。但絕大多數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陸地之上和海洋表面之下各約100 m厚的范圍內。
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質、生物生成性物質和生物惰性物質三部分組成。生命物質又稱活質,是生物有機體的總和;生物生成性物質是由生命物質所組成的有機礦物質相互作用的生成物,如煤、石油、泥炭和土壤腐殖質等;生物惰性物質是指大氣低層的氣體、沉積巖、粘土礦物和水。
第一,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太陽能轉變為生物能夠利用的化學能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現的。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
第二,從物質方面來看,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物質。生物圈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極結構,接通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經過各種生物的多級利用,再分解為無機物重新循環的完整回路(圖6-3)。生物圈可以說是一個在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第三,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例如,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時,會使植物加強光合作用,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一種生物絕滅后,生物圈中起相同作用的其他生物就會取代它的位置;某種植食性動物數量增加時,有關植物種群和天敵種群的數量也隨之變化,從而使這種動物種群的數量得到控制。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部分。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并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
1.生物圈中的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能夠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2.動物是食物鏈和食物網中重要的成分,在維持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其含義是生物生活環境。小編已經為大家找來了生物圈的解釋,快來了解一下吧。
地球上由各種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巖石圈地上部)所組成的環繞地球表面的圈層叫生物圈。本文整理了相關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植物的作用是為生物圈內其他的成分提供有機物以維系生物圈的穩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改善大氣的氣體成分,用以維持大氣圈的穩定;在生物進化中...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部分。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并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三部分。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現并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是地表有機體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維持生態平衡;加快物質循環;幫助植物授粉,傳播種子;藥用、食用、觀賞用、科學觀察用;能作為生物反應器;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