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有:賠款、開放通商口岸、規(guī)定海關稅、允許外國神教傳教、片面最惠國待遇。1858年6月13日,《中俄天津條約》簽訂;6月18日,《中美天津條約》簽訂;6月26日,《中英天津條約》簽訂;6月27日,《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1858年6月27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大沽炮臺后,進逼天津,清政府即派大學士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與法國全權代表葛羅今日簽訂城下之盟——《中法天津條約》(原稱《和約章程》)。共42款。另附《和約章程補遺》。主要內容:
一、法國公使駐北京,在通商各口設領事館。
二、增開瓊州、潮州(后改汕頭)、臺灣(臺南)、淡水、登州(后改煙臺)、南京為通商口岸。
三、天主教教士得入內地自由傳教。
四、法國人可在內地游歷,可在通商口岸任意租地蓋房,設立教堂、醫(yī)院、學校、墳地、倉庫等,中國地方官對破壞法人的中國人應予嚴懲。
五、中國與各國議定的稅則、關口稅、噸稅、過關稅、出入口貨稅,法國都可“均沾”。
六、法國兵船可在中國各通商口岸停泊。
七、確定領事裁判權與片面最惠國待遇。
八、中國給法國賠款銀200萬兩。
《天津條約》對中國主權的又一次嚴重的破壞,使英國及別的三國又得到了一系列侵略特權。它為這英、美、法、俄根據其駐華使領人員對中國中央政府及地區(qū)政府施加影響提供了條件,并使得英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勢力擴展到了華南、長江流域和東北,更為靠近出口貨物的產地和進口貨物的行銷地,從而更為有利于其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中國的原料,對中國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
1、公使入京,便于列強直接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
2、通商,便于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進一步壓制中國民族經濟發(fā)展。
3、允許外國人游歷傳教,便利了外國進行精神侵略。
4、進一步喪失海關主權,利于外國列強打開中國市場。
5、進一步破壞民族經濟。
6、加劇財政困難,加重人民負擔。
7、允許華工出國,使列強公開掠奪中國勞動力,實際上華工與奴隸無異。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主要包括《中俄天津條約》、...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我們要好好學習歷史。下面介紹的是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及歷史影響,僅供參考。
近代中國在清政府的腐敗統(tǒng)治下被動挨打,我們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我們要以史為鑒,時刻讓自己保持警醒。下面介紹的是《天津條約》主要內容,僅供...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接下來分享《天津條約》的內...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接下來分享天津條約的主要...
《天津條約》包括《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通商章程》。下面血小板整理了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