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納粹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內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蘇軍在這場戰役中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士氣大增。這場戰爭就像擁有魔力一般讓蘇聯開始掌控局面,所以說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意義真的是非常重大。納粹德國東部戰線上的主動權自此也永遠的失去了。而兵力上的損耗也使得其開始方寸大亂,顧此失彼的戰爭形勢迫使德軍開始從蘇聯撤出。失去的國土蘇聯終于開始一步一步的收復,所以說最終能夠收復國土是與這場戰爭密不可分的。而全世界人民也正是透過這場戰爭看到了希特勒們并不是無堅不摧的,讓人民開始更加堅定反法西斯的道路。
所以說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意義就是打破局面,為取得勝利爭得了最寶貴的機會。斯大林格勒戰役對于全世界各國人民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可以說這場戰爭不僅使蘇軍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爭的主動權,也給了納粹德國當頭一棒,讓囂張的法西斯們看到了正義的力量,讓世界人民都不再覺得納粹德國可怕。
蘇軍從德軍手中奪取了戰略主動權,斯大林格勒的影響進一步提高了蘇聯及其武裝力量的國際威望,消滅了德軍主力,大大減弱了法西斯的力量。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不過它的心理意義遠比軍事意義大。
這是蘇聯衛國戰爭以來德軍第一次以一個集團軍的形式受到殲滅,在這之前都只是有組織的退卻,也打亂了德軍在南部的部署,攻打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也因此差點受到殲滅。
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在蘇聯上演一場為時7個多月的戰爭,這場大規模血腥味濃郁的戰爭這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次大規模的戰役使前蘇聯和世界人民都對法西斯暴行痛恨之至。
德軍用在斯大格勒方向的兵力有50個多個師,其中用來直接攻擊市區的有12個師,共17萬人。他們擁有500輛坦克、1700門大炮和迫擊炮。
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雖然合起來有120個師,但是人員編制嚴重缺額,許多師只有編制人數的20%到25%,有的只有800人。實際上負責防守市區和西南一帶的主力第62和64集團軍總共只有9萬人、1000門大炮和進擊炮、120輛坦克。
在市區爭奪戰中,德軍的兵力和武器上是占優勢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大日本帝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標志是德國閃擊波蘭,發生于1939年9月1日。隨后英、法對德宣戰,世界大戰全面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其...
二戰共有三個戰場,所以有三個轉折點。北非戰場的轉折點是阿拉曼戰役,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是中途島海戰,歐洲戰場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
二戰軸心國主要有德國、意大利、日本3國,從法律意義上,軸心國還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等5國,共8國。軸心國是指在...
二戰的轉折點是阿拉曼戰役、中途島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意大利王國、日本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了6年。歐洲戰場是1939年9月1日閃擊波蘭到德國簽字投降1945年5月8日。亞洲戰場是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