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是指能夠以自由狀態存在的最小物質組成部分。最早發現的粒子是原子、電子和質子,1932年又發現中子,確認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它們比起原子來是更為基本的物質組分,于是稱之為基本粒子。
粒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有強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非常弱,可以忽略。通過這些相互作用,產生新粒子或發生粒子衰變等粒子轉化現象。按照參與相互作用的性質將粒子分成以下幾類:①規范粒子。即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已發現的有傳遞電磁作用的光子和傳遞弱作用的W、Z粒子。②輕子。不直接參與強作用可直接參與電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粒子,已發現的有電子、μ子、τ子和相伴的電子中微子ve、μ子中微子、τ子中微子及它們的反粒子共12種。③強子。直接參與強作用,也參與電磁作用和弱作用的粒子。其中自旋為整數的強子稱為介子,自旋為半整數的強子稱為重子。強子的數目眾多,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強作用衰變的粒子,其壽命極短,是不穩定的粒子,也稱為共振態。
可見光波長范圍是390~760納米。紅光:波長范圍:760~622納米;橙光:波長范圍:622~597納米;黃光:波長范圍:597~577納...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在電路連接號之后,在開關閉合之前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節到最大值,這樣的話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電路的作用。防止在電...
法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一般指向心加速度,質點作曲線運動時,指向圓心(曲率中心)的加速度,與曲線切線方向垂直,也叫做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質...
地球自轉速度每小時的直線速度在赤道上是1670千米,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7.29...
丁達爾效應現象: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也叫“丁達爾現象”,或者“丁鐸爾現象”、“丁澤爾效應”、廷得耳效應。當一束光線透...
電流電壓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電流越大,電壓越大的情況。根據歐姆定律的I=U/R,在電阻R不變的情況下,電壓U越高,電流I...
kN是千牛的符號,是工程設計、力學計算中的常用單位,是力學的單位。在國際單位中,牛頓是力的計量單位,簡稱牛,符號為大寫“N”;k代表的是“千...
電阻、電壓、電流三者之間的關系就是歐姆定律I=U/R,或者U=IR。用文字表達就是在同一電路中,當電阻一定時,流過導體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