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小編整理了一些臘八節風俗和寓意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泡制臘八蒜
臘月里人們講究忌諱,所以就用與“算”字同音的“蒜”,來代替算賬的“算”。也因此,臘八蒜雖然好吃,市面上卻沒有賣的。都是家家戶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并且也給自家算算賬,看看這一年的開支,有多少積余,盤算該花多少錢置辦年貨等。
2、喝臘八粥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
3、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將自制豆腐曬干可留日后吃。
4、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司嗇神后稷、農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
農歷臘月最重大的月份,其中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臘八是古代歡慶豐收、感謝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后來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據文獻資料顯示,先秦時期臘八節就已經存在。所以一到四的傳說很可能是附會上去的,用現在的話來說,那些都是后來人為了達到教化、紀念名人等作用,蹭了一下臘八節這個“熱點”。特別是第四點,佛教誕生于印度,印度連臘月都沒有,自然也是沒有臘八節的。吃臘八粥紀念佛陀,只是佛教在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中赴會上的,這也是佛教吸取了中國本土文化的一個標志之一。
而今的臘八節,以上的這些意義其實都淡化了。對當代中國人來說,臘八節最大的意義,或許就是在隆冬時節,穿越風雪,回到家與家人團聚,至于吃不吃那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已經是其次了。
以上就是一些臘八節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臘八節的寓意是祈福、祈求豐收、祭祀先祖等。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傳說,喝了這種粥以...
熬一鍋紅汁辣粥,送親朋都來品嘗。味道香辣情意暖,情深意濃凸溫馨。吃著健康心中暖,品著味道流齒香。御寒防凍身體舒,平安吉祥魔不纏。快樂臘八節!...
大家都知道,每到農歷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國的臘八節,這是一個人們比較看重的傳統節日。在很多人記憶里,臘八節就好像只有吃臘八粥這個習俗,沒有其他...
臘八節到了,送你“八財八氣”。祝大財小財、正財偏財、金財銀財、艷財喜財,聚你億萬家財;志氣才氣、正氣英氣、骨氣勇氣、和氣虎氣,換你一生福氣!...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是農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
濃濃友情為你驅散心頭的陰霾,關懷話語溫暖冰冷的心懷,祝福聲聲讓煩惱不再,香甜的臘八粥讓你生活比蜜甜。臘八節大家都會給親朋好友送上祝福,小編整...
小編整理了一些臘八節的童謠兒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是臘八節了,本文整理了幼兒園臘八節兒歌,歡迎閱讀。